大佛寺位於張掖市區,創建於西夏永安元年,現所見為清乾隆年間重建。臥佛身長34.5米,肩寬17.5米,腳長4米,耳朵就有2米多長,是中國現存涅槃佛像中最大的一尊。
- May 23 Mon 2011 18:38
97.5.19張掖-大佛寺
- May 23 Mon 2011 10:26
97.5.19蘭州-黃河母親像
黃河母親像懷抱著出生的小嬰兒,橫臥於黃河邊,如黃河孕育中華兒女一般。
- May 23 Mon 2011 10:18
97.5.18蘭州-黃河第一鐵橋
黃河第一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、金城關前,又名中山橋,此乃黃河上游所建的第一座鐵結大橋,於1909年建成,取名為蘭州黃河鐵橋,1942年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,改名為中山橋。
- May 23 Mon 2011 10:12
99.5.18蘭州-白塔山公園
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,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。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,蟠結城郊,有拱抱金城之勢。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 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。現存白塔係明景泰年間(1450-1456年),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。清康熙54年(1715年),巡撫綽奇補舊 增新,擴大寺址,起名慈恩寺。 白塔七級八面,高約17米,下築園基,上著綠頂,各面雕有佛像,簷角係有鐵馬鈴。 塔外通塗白漿,如白玉砌成。 白塔山1958年闢為公園,總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,分為三台建築群,依山而築,飛簷紅柱,參差有致,各建築以亭榭迴廊相連,四通八達。山上原有像皮 鼓、青銅鐘、紫荊樹,古稱“鎮山三寶”,現紫荊樹已枯死。白塔山經過多年綠化,樹高林密,曲徑通幽。公園內獨特的“黃河奇石館”和裕固族接待帳房為別處少 見,獨具風格。山下為中山橋,使二者已連為一體,成為蘭州旅遊的必遊之地。
- May 23 Mon 2011 10:05
97.5.18蘭州-蘭州拉麵
蘭州拉麵 ,在蘭州當地叫做“ 牛肉麵 ”,而其他地方常常被稱作“ 拉麵 、牛肉拉麵”。蘭州的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(1799 年),係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。其特色是鍋中水少了添加水,肉少了添加肉,所以俗稱“千年牛肉湯”。好的牛肉麵講究一清 二白三紅四綠,即湯清、麵和蘿蔔片白、 辣椒油紅、 香菜和蒜苗綠。辣椒要用芝麻炸好,特別講究不能把湯染紅。
- May 23 Mon 2011 09:59
97.5.18蘭州-水車園
黃河水車園展示古代蘭州用來灌溉的水車,為明人段續所造,外形酷似巨大的古式車輪。原理簡單外表粗糙,但省力省時,所以自明代沿用至1940年代,是黃河著名的地標。
- May 23 Mon 2011 09:17
97.5.18青海-塔爾寺
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會西寧市西南方約25公里處的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,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(黃教)六大寺院之一,也是青海省首屆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。該寺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(西元1560年),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。整個寺院是由眾多的殿宇、經堂、佛塔、僧舍組成的一個漢藏藝術相結合 的輝煌壯麗建築群,佔地面積約600余畝。該寺依山就勢,錯落而建。其中以八個塔、大金瓦殿、小金瓦寺、花寺、大經堂等最為著名。
- May 23 Mon 2011 09:06
97.5.18青海-互助土族風情園
土族是青海省獨有的少數民族之一,互助是唯一的土族自治縣,土族信仰藏傳佛教,能歌善舞,服裝富有民族特色。觀賞安昭舞 、 輪子秋、土族婚禮 ,品嚐土族姑娘敬獻的青稞美酒 ,享用土族美餚,了解青海獨有的土族的獨特風情。土族人只要知悉賓客登門,早早就準備好酒具,在村前恭候。不管是步行、騎馬、坐車都要恭敬地為每位客人獻 上三杯酒,按他們的說法是下馬酒。在他們的簇擁下,客人被引到家門前,又有一夥人攔住去路,並舉杯斟酒,要喝進門酒。當客人在舖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坐定, 俏麗大方笑容可掬的土族姑娘,端酒來到客人面前,名曰吉祥如意酒。
- May 23 Mon 2011 08:55
97.5.17青海-青海湖
青海湖位於中國青海省內青藏高原的東北部,是中國最大的湖泊,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、內流湖,早期面積4236.6平方公里,現因人為及氣候因素而極遽減 小,環湖周長360多公里。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,最深為32.8米,蓄水量1050億立方米,湖面海拔3260米。青海湖四周有四座高山:北面是大通山 ,東面是日月山 ,南面是青海南山 ,西面是橡皮山 。 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間。
- May 23 Mon 2011 08:46
97.5.16西安-兵馬俑
古代實行人殉,奴隸是奴隸主人生前的附屬品,奴隸主人死後奴隸要爲奴隸主人陪葬,是殉葬品。兵馬俑即製成兵馬(戰車、戰馬、士兵)形狀的殉葬品。秦始皇兵馬俑 (一說爲宣太后)陪葬坑,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。俑坑佈局合理,結構奇特,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,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牆,兵馬俑排列在牆間 空檔的過洞中。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,呈品字形排列。秦始皇兵馬俑發掘於1974年,現已發現的三座坑中,以一號坑最為龐大,這些兵馬俑與真人同大,置 身其中,不禁令人對始皇帝更加肅然起敬。
- May 23 Mon 2011 08:40
97.5.16西安-華清池
華清池此池自三千多年前起,歷周、秦、 漢、唐歷代帝王青睬,在此修建湯池避寒洗浴,其中又以唐玄宗擴建的規模為最並易名為「華清池」,此名沿用至今。華清池因唐玄宗與楊貴妃衍生「春寒賜浴華清池,溫泉水滑洗凝脂」的故事聲名大噪,自入口處進入景區就見到波光蕩漾的九龍湖 ,湖中立著貴妃入浴的漢白玉雕像。
- May 23 Mon 2011 08:35
97.5.16西安-大唐芙蓉園
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佔地1000畝,其中水面300畝,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。早在歷史上,芙蓉園就是 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。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,以“走進歷史、感受人文、體驗生活”為背景,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。 全園景觀分為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,從帝王、詩歌、民間、飲食、女性、茶文化、宗教、科技、外交、科舉、歌舞、大門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 明。 園中亭台樓閣、雕樑畫棟,包括有紫雲樓、仕女館、御宴宮、芳林苑、鳳鳴九天劇院、杏園、陸羽茶社、唐市等眾多景點。園區各景點每天上演各種精彩節目,包括 祈天鼓舞、教坊樂舞之宮廷演出、艷影霓裳之服飾表演、少林武術表演、舞獅、高蹺、雜技等。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電影,集音樂噴泉、激光、火焰、水雷、水 霧為一體,帶給遊客震撼的立體感覺。園區主題演出大型夢幻詩樂舞劇《夢迴大唐》恢宏大氣,如夢亦幻。大唐芙蓉園以它獨特的魅力和無可比擬的歷史地位,成為 華夏子孫尋根追夢的文化祖庭和重溫盛世的精神家園,它將帶您進入中國唯一的盛唐文化之旅。
- May 22 Sun 2011 17:45
99.4.15昆明市區及其他
「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」是對雲南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,且其地形複雜,氣候多樣,由於地處高原山區,屬於青藏高原南延區域,南北氣溫相差可達19度。在 人們的腦海,想像中雲南是如此五彩斑斕,但當您親臨這片西南邊疆的寶地時,發現這裡的一切是這麼的純淨、質樸。且在這塊多彩的土地上,更聚居著彝、白、哈 尼、傣、僳僳、納西、瑤、景頗、布依、水、獨龍……等25個少數民族,是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,獨具人文風情。獨特的地理環境,多樣民族的格局,使得雲南的 民俗風情豐富多采,因而有「雲南18怪」的獨特奇聞逸趣。1933年,英國著名小說「消失的地平線」一書中,描寫遠在東方的一塊永恒寧靜的土地,那兒雪峰 峽谷、廟宇深邃、森林環繞、牛羊成群,這就是「香格里拉」,而「香格里拉」這個美麗動聽而又遙遠陌生的名字,這個「世外桃源」與「伊甸園」的同義詞,如同 一個巨大的懸念,足足跟隨了人類半個世紀。當雲南省於1997年9月鄭重宣佈,經過近一年來數十位專家、學者的考察、踏勘和資料察證,證實「香格里拉」就 在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區時,世人為之震驚。
- May 22 Sun 2011 17:37
99.4.14昆明-楊麗萍雲南印象秀
雲南映像是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出任大型歌舞集總編導及藝術總監,主要以雲南各民族著裝的生活,注入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為元素,是個既有傳統之美又有現代之 力的舞台表演,120個具有雲南民族特色的面具及牛頭、瑪尼石、轉經筒等,呈現出濃郁的雲南民族風情。似幻似真的舞台、燈光及立體畫面效果,更讓表演有著 水準之上的演出。
- May 22 Sun 2011 17:32
99.4.14昆明-西山龍門及滇池
搭乘纜車上西山公園,通過一條驚險的峭壁棧道,即達一登龍門身價百倍之「龍門」,龍門地勢高而險,壯而奇,上屆雲天,下臨絕壁。整個龍門的工程始於 1781年,終於1853年,歷時72年。工程既險峻又艱巨,集奇異與精湛為一體,登高望遠滇池風景山水之美實難形容,後乘電瓶車下山。滇池古稱滇南澤, 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,也是全國第六大淡水湖。
- May 21 Sat 2011 23:03
99.4.14昆明-大觀公園
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城西,南臨滇池,隔水與西山遙望,湖光山色丹霞帆影,十分優美。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畫,至今尚保存在大觀樓內,園中最令人矚目的是懸於大觀樓上180字的長聯,是清朝乾隆年間寒士孫髯翁所作,有「古今第一長聯」之稱長聯,上聯寫滇池風物,下聯寫雲南歷史。公園內有一處盆栽展示區,盆數 不少且蠻有看頭 。
- May 21 Sat 2011 22:49
99.4.13大理-喜洲白族寶成府
喜州鎮是中國西南邊疆的歷史文化名鎮,是白族工商業發展的搖籃,清光緒年間,形成了馳名三迤的「喜州商幫」,以「嚴、董、尹、楊」四大家爲首,白族典型的 民居建築群,佈局上是典型的「三方一照壁」及「四合五天井」庭院格局,建築爲土木磚石結構,門窗是雕刻精細的木刻花鳥蟲魚,既保留了白族傳統民居建築的風 格,又結合西式建築手法。並以地道的白族「三道茶」,讓遊客領略到白族茶文化的悠久歷史,以及「一苦、二甜、三回味」的生活哲理和豐富的文化內涵;並以具 有白族鄉土氣息的白族民間、民俗舞蹈、白族小調、大本曲彈唱等傳統表演,使遊客感受到白族民俗風情的迷人,使之留連忘返。
- May 21 Sat 2011 22:42
99.4.13大理-耳海及住宿之風花雪月大酒店
洱海北起洱源縣江尾鄉,南止大理下關,海拔1972公尺,南北長41.5公里,面積約251平方公里,因爲湖的形狀酷似人耳,故名洱海,它是由西洱河塌陷 形成的高原湖泊,雖面積沒有滇池大,但由於水位深,蓄水量卻比滇池大;從空中往下看,洱海宛如一輪新月,靜靜地依臥在蒼山 和大理壩子之間,其屬斷層陷落湖泊,湖水清澈見底,透明度很高,自古以來一直被稱作「群山間的無瑕美玉」。
- May 21 Sat 2011 07:25
99.4.13大理-大理古城
大理古城東臨洱海,西枕蒼山,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,為歷代滇西治府和屯軍所在地,是西南絲綢之路的門戶,也是商賈雲集之處。古代城池曾於征戰中幾度興廢, 太和城是南詔王統一六詔後最早建成的宮城,中心建有金剛城,是居高臨下的城中城稱為「紫禁城」,如今尚存南北城樓、部分城墻以及杜文秀帥府,巍峨的城樓內,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建築,小巧的庭院,靜靜的街道,幽靜典雅,古色古香。也可到洋人街,一睹中西文化、今古時空碰撞下的獨特產物。
- May 21 Sat 2011 07:18
99.4.12麗江-黑龍潭公園
黑龍潭公園又稱作「玉泉公園」,位於麗江古城東北角的象山西麓,公園內有近76萬平方米面積的湖泊「玉水龍潭」。湖中心建有亭子,湖岸另一側有一珍珠泉出 水口,過去的黑龍潭出水口為九眼洞,後將其改為五孔的石拱橋,即玉帶橋。公園以龍潭倒映十三峰的景點最為著名,園內建有龍神祠、得月樓、 五鳳樓、解脫林、一文亭、五孔橋等古樸典雅的建築,也是欣賞重點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