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焰山位於新疆吐魯番盆地的北緣,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坡前山帶短小的褶皺。東西長約100公里,南北寬約9公里,平均高度500米左右。古書稱之為“赤石 山”,維吾爾語稱“克孜勒塔格”(意為紅山),山體由紅色砂岩構成。火焰山因明代吳承恩著名神話小說《 西遊記 》而名聞天下。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寫道“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,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”的故事,使火焰山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。據西遊記原文寫,火焰山之所以年年噴火,是因為500年前孫悟空踢翻八卦爐,八卦爐的火焰掉到地 上,才形成火焰山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97.5.23火焰山及柏孜克里克千佛洞

DIGI0893

DIGI0894

DIGI0897

DIGI0898

DIGI0901

DIGI0904

DIGI0909

DIGI0949  

 




柏孜克里克千佛洞,位於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下,木頭溝西岸的懸崖上。 鑿有洞窟83個,現存57個。 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,總面積1200平方米,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,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,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。柏孜克里克千佛洞,始鑿南北朝後期,經歷了唐、五代、宋、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,這裡一直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。 回鶻高昌是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。 公元13世紀末,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,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,教漸衰,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,在異教衝突中遭到毀壞,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。 加上本世紀初,屢遭俄、德、英、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,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,面目全非。 雖遭嚴重破壞,但劫餘的佛座華麗精緻,殘餘的壁畫內容豐富,顏色鮮豔奪目.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。











97.5.23火焰山及柏孜克里克千佛洞

DIGI0918

DIGI0939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洲 的頭像
    阿洲

    飄逸築夢園

    阿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